|
|
因輕信黃金期貨買賣!萊山一男子被騙17萬元 |
【政公網】
欄目:山東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5-08-20 22:25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5年8月20日(農歷2025年閏6月27日),星期三訊:“炒黃金”?萊山一男子被騙17萬元!
致富之路步步艱辛
詐騙陷阱卻可能讓一切瞬間歸零
近日
萊山的張先生就在網上
邂逅了一位“證券分析師”
對方號稱能精準拿捏黃金期貨,穩賺不賠
本以為能跟著“大神”致富
結果卻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1
…
|
北京時間2025年8月20日(農歷2025年閏6月27日),星期三訊:“炒黃金”?萊山一男子被騙17萬元!
致富之路步步艱辛
詐騙陷阱卻可能讓一切瞬間歸零
近日
萊山的張先生就在網上
邂逅了一位“證券分析師”
對方號稱能精準拿捏黃金期貨,穩賺不賠
本以為能跟著“大神”致富
結果卻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1
典型案例
近日,萊山居民張先生在某交友APP上結識一名自稱是一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對方稱能精準把握國際黃金期貨買賣點,但受身份限制需張先生代為操作。
“既然不需要自己掏錢,僅僅是舉手之勞”——抱著這樣的想法,張先生下載了對方推薦的“國泰君安期貨”APP(假冒),并幫助完成了幾筆代操作。看到對方賬戶上收益可觀,張先生不禁心動,也在該平臺注冊了賬號。
張先生陸續充值12萬元,眼見賬戶金額上漲,想要提現時卻發現資金被凍結。平臺客服以繳納“稅金、賬戶激活費”等名義要求其再轉賬5萬余元。繳費后依然無法提現,張先生這才驚覺被騙,隨后報警,總計損失17萬元。
2
“炒黃金”詐騙套路拆解
1
偽裝身份騙取信任:
詐騙分子常冒充軍人、金融專家、投資顧問等身份,利用這些更容易讓人信服的職業,通過社交軟件主動與受害者搭話,建立聯系,獲取受害者的初步信任。
2
拋出“賺錢誘餌”:
以掌握內部消息、有特殊投資渠道能在炒黃金期貨中穩賺不賠等借口,誘導受害者參與所謂的“黃金期貨”交易,以低投入高回報為誘餌,勾起受害者的興趣,從而一步步進入設下的圈套。
3
誘導下載非法軟件或登錄虛假平臺:
讓受害者下載不知名的App或登錄自建的虛假網站,這些平臺往往界面看似專業,但后臺數據卻被詐騙分子隨意操控。
4
前期返利迷惑加深信任:
在受害者首次小額投資后,詐騙分子會按約定給予小額返利,讓受害者誤以為投資真能獲利,從而放松警惕,加大投資金額。
15
設置障礙拒絕提現
當受害者想要提現,詐騙分子就會以系統故障、賬戶凍結、操作失誤等各種理由拒絕提現,并要求受害者繼續轉賬繳納“保證金”“解凍費”等費用,進一步實施詐騙。
3
防騙“三不三要”原則
“三不”
不輕易相信:不要輕信陌生人以特殊身份推薦的投資項目,尤其是涉及炒黃金期貨等看似高收益的投資,軍人、公檢法等公職人員不會通過社交軟件指導投資。
不隨意下載:不隨意下載來源不明的App,不在陌生、非正規的網址或平臺進行金融交易操作,避免陷入詐騙陷阱。
不盲目轉賬:當對方以各種理由要求轉賬時,務必保持清醒,堅決拒絕。任何要求先轉賬才能提現或獲取更大收益的都是詐騙。
“三要”
要核實身份:對于自稱公職人員或投資專家的陌生人,要通過官方渠道核實其身份真實性,切勿僅憑對方說辭就輕易相信。
要選擇正規平臺:進行投資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金融機構和合法合規的交易平臺,通過正規途徑了解投資產品和市場信息。
要及時報警:一旦發現可疑情況或意識到自己可能遭遇詐騙,要立即停止操作,保留相關證據,并及時撥打110或96110報警。
供稿|刑偵大隊
(來源: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公安”微信公眾號)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