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用好用足耕地資源,讓“撂荒地”變身“金土地” |
【政公網】
欄目:四川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2-09-27 21:28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9月27日(農歷2022年9月2日),星期二,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用好用足耕地資源,讓“撂荒地”變身“金土地”。
土地是農業發展的基礎。近年來,廣安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全域推進撂荒地治理,曾經雜草叢生的撂荒地,如今變成了當地群眾致富增收的“金土地”。
近日,在東岳鎮井山村糧經復合…
|
北京時間2022年9月27日(農歷2022年9月2日),星期二,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用好用足耕地資源,讓“撂荒地”變身“金土地”。
土地是農業發展的基礎。近年來,廣安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全域推進撂荒地治理,曾經雜草叢生的撂荒地,如今變成了當地群眾致富增收的“金土地”。
近日,在東岳鎮井山村糧經復合種植園區,記者看到,種植業主正與村民一起,在晚熟柑橘樹林間灑藥除草,做好晚熟柑橘管護,同時也為秋菜栽種做好準備。
東岳鎮井山村糧經復合種植園區,占地3000余畝,建園區之前,這里荒草叢生。如今,滿山的晚熟柑橘樹苗郁郁蔥蔥,間作的大豆、海椒等農作物也長勢喜人。據業主周懷全介紹,基地的晚熟柑橘是去年栽種的,預計明年試掛果,后年達到豐產。到時候整個園區的晚熟柑橘產量可以達到1800余萬斤,經濟效益可以達到5000余萬元。
撂荒地上“長起”了產業,讓業主看到了希望,也讓村民嘗到了增收甜頭。“我們現在土地承包給老板,一年里天天都有活干。”井山村村民張崇芬表示,自從村里引進產業后,自己每年在基地干活,能增收一萬余元。
治理撂荒地,是用好用足耕地資源的重要舉措。在石筍鎮大石村,兩臺挖機趁著晴好天氣正在對該村的撂荒地進行調型作業,確保今年秋種生產有序進行。
“大石村承包土地有400畝,其中撂荒地有350畝。目前,我們挖機調型完成的接近200畝,剩余這150畝在9月底之前將全部開墾完成。”石筍鎮大石村糧經復合種植基地業主周宗兵告訴記者。
據了解,大石村坡耕地較多且分散,加之村里勞動力缺乏,部分坡耕地便荒廢起來。為此,村里引進業主對撂荒地進行出租、盤活,讓雜草叢生的荒地煥發新的活力。周宗兵表示,撂荒地整治完成后,即將栽植油菜,并結合當地黨委政府的規劃,大力發展大豆、玉米等糧經復合產業。
近年來,廣安區將撂荒地治理融入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工作中,引進和培育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農戶通過轉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將土地流轉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實現復耕復種,讓曾經的撂荒地成為帶動群眾增收的產業用地,推動農業提質增效。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