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市寶山區委書記訪談,陳杰:起跑了,每個“400米”都要時不我待 |
【政公網】
欄目:上海政企信息
發表時間:2022-09-10 22:37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2年9月10日(農歷2022年8月15日),星期六,上海市寶山區委書記訪談,陳杰:起跑了,每個“400米”都要時不我待。
如何理解北轉型對于寶山,對于上海的深遠意義?寶山構筑大學科技園聯盟,底氣何在?寶山未來走“硬核”路線還是越來越“輕盈”?
抓住歷史性機遇,就能贏得全局主動。
“北轉型,寶山行”,近期寶山各類區域推介活…
|
北京時間2022年9月10日(農歷2022年8月15日),星期六,上海市寶山區委書記訪談,陳杰:起跑了,每個“400米”都要時不我待。
如何理解北轉型對于寶山,對于上海的深遠意義?寶山構筑大學科技園聯盟,底氣何在?寶山未來走“硬核”路線還是越來越“輕盈”?
抓住歷史性機遇,就能贏得全局主動。
“北轉型,寶山行”,近期寶山各類區域推介活動如火如荼。如何理解北轉型對于寶山、對于上海的意義?
陳杰:過去十年,寶山一直在積極謀劃轉型,但我們也看到寶山不同區塊特點不同,存在相應不足。一是南北差異大,南面接近中心城區,而北面還是鄉村;二是東西也不同,東面老城區發展空間受限,難以向外輻射拓展,西面則以大居為主,社會管理難度大;中心區域,某種程度上相當于“空肚皮”,存在大量低效用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好頂層設計,統籌協調不同的要素資源,“握拳”發力。
2020年底市委全會提出,“十四五”期間,上海要加快形成“中心輻射、兩翼齊飛、新城發力、南北轉型”的空間新格局,標志著寶山的轉型發展上升為全市戰略。今年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又作出進一步部署,要求寶山加快功能提升,建設科技創新中心主陣地和綠色低碳轉型樣板區。我們認為,這是繼改革開放初期建設寶鋼后,寶山的又一次歷史性機遇,抓住了就能贏得全局主動。
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要加快轉的步伐、提高轉的層次、完善轉的機制、激活轉的動能,重點突出“科創+城市”融合,打造上海服務輻射長三角北翼的重要節點和上海北部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我們已發布行動方案并召開全球推介大會,各方面反響熱烈。
過去十年,寶山發展史上銘刻了諸多精彩節點。
陳杰:是的,過去十年,是中國的非凡十年、上海的非凡十年,也是寶山歷史上濃墨重彩的十年。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建成的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創造了中國式奇跡。秉承自吳淞開埠起就注入寶山的開放基因,寶山人一直致力于做強對外開放門戶。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運營后五年內躍居亞洲第一、全球第四,成為上海的一張“世界級名片”、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帶動了中國成為全球郵輪旅游第二大市場。面向未來,我們正升級打造上海國際郵輪旅游度假區。
另一個顯示開放度的“風向標”是,寶山代表上海向世界輸出了首個中國鋼鐵價格指數,提升了全球資源配置功能。近年來,寶山致力于打造大型鋼鐵交易平臺,上海鋼聯的Mysteel價格指數成為國內大宗商品交易的重要結算基準,被納入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有色金屬全球交易指數,打破了海外指數壟斷局面,提升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話語權。如今,寶山有著全國最大鋼鐵電商交易平臺,合并交易量占全國六成。
打造科創中心主陣地,要立足長遠、久久為功。
北轉型,科創是引擎。寶山要建設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有哪些重要抓手?
陳杰: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作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的重要指示。牢記總書記囑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寶山積極建設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重任在肩。
科創中心主陣地建設需要立足長遠、久久為功,像是跑馬拉松。發令槍響,寶山已經起跑發力。而在跑的過程中,聚焦不同階段的每一個“400米”,我們也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充分調動各方資源,立足當下、全力以赴,實現整體的推進和提升。
寶山要打造的是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科創中心主陣地,意味著要以提升科技創新的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的引領功能為抓手。一是打好“兩張牌”,即以上海大學為代表的大學牌、以中國寶武為代表的大企業牌,讓科研成果更好更快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二是聚焦重點板塊,打造南大智慧城、吳淞創新城“兩大核心承載區”,為成果產業化提供空間。三是打開“兩個扇面”,對外扇面,依托高鐵寶山站向外鏈接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對內扇面,向南承接“中心輻射”,向東搭上“兩翼齊飛”,向西與嘉定新城聯動,擴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合作的覆蓋面,匯聚高端產業、高端要素、高端資源。
寶山區域內只有上海大學,但是近年來寶山積極構筑大學科技園聯盟,底氣何在?
陳杰:從物理空間來講,寶山區域內雖然只有一所大學,但我們相信,比起“為我所有”,更重要的是“為我所用”。我們講打好“大學牌”“企業牌”,兩者之間并不是孤立的。大學是科技成果策源地,最終需要通過產業化來實現價值。寶山具有產業腹地優勢,全區重點轉型地塊有幾十平方公里,還有5個市級特色產業園,既能提供中心城區的高品質科創載體,又能提供大規模的成果轉化和先進制造基地。
通過大學科技園建設,寶山始終堅定地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通過機制創新,促進科創要素資源的匯聚。我們也充分尊重科技創新的規律,保有耐心,為創新創業者營造寬容的環境,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腳踏實地地去干。這也是為什么在上海大學外,我們還能吸引毗鄰的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以及遠在外省市的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與寶山攜手共建特色園區。我們相信,依托于高校朋友圈,寶山大學科技園聯盟一定能夠做大做強,成為“科創名片”。
讓比學趕超,成為干部精神內驅力和基本方法論。
長期以來,因為老工業基地集聚,北上海給人的感覺比較粗獷,人們對寶山的印象是很“硬核”。但也有人說,這些年寶山越來越“輕盈”了。
陳杰:如果說“硬核”側重于城市核心功能、核心競爭力的話,那么寶山作為制造業名區,首先是硬核的。我們努力建設科創中心主陣地,發展高端產業,掌握核心技術,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獨角獸企業和隱形冠軍。
“輕盈”則側重于城市形態和給人的印象。寶山轉型發展,也必須提升功能品質、推進軟實力建設,體現其富有文化內涵的一面。回望歷史,寶山有著百年開埠、百年工業、百年教育、百年軍事、百年市政“五個百年”的深厚底蘊,我們要讓歷史與時代共同激蕩,講述寶山轉型發展生動故事,塑造蓬勃活力的城市形象。
這樣想來,“硬核”與“輕盈”,寶山應兼而有之。如果要用一個意象來描繪寶山的形象氣質,我覺得是“后浪奔涌”。講“后浪”,因為我們總體上還是追趕者;講“奔涌”,因為通過兩年努力,科創寶山已經謀篇起勢、浪花騰躍,我們將不斷推陳出新,追尋“后工業時代的詩和遠方”。
寶山轉型發展藍圖已繪就,如何鍛造干部隊伍,將“藍圖”推演成“施工圖”?
陳杰:今年首個工作日,我們召開“比學趕超再出發”動員會,全區1600余名科級以上干部參加。會場內,各街鎮、高新園區的負責人用1分鐘的視頻展示成績與目標,上臺講述新一年的工作計劃。會場外,通過展板,我們用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彩色泡泡展示各單位的“成績單”和“軍令狀”。可以說,比學趕超的精氣神已滲透到寶山發展的全部肌理之中,逐步成為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精神內驅力和基本方法論。
為推進重大轉型項目的實施,我們編制“時間表”,確保責任落實到人、節點目標細化到月,并實行全過程跟蹤管理。我們結合大走訪大排查,主動上門服務企業,堅持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所有問題都要有“馬上就辦”的態度,一般問題要拿出“事不過夜”的速度,復雜問題也要有“緊盯不放”的力度。
某種程度上來講,寶山還處在轉型的彎道上,因此我們必須強化時間概念,強化比學趕超。別人跑一步,我們要跑兩步三步甚至十步,爭取盡快轉型過彎,進入直線加速前進。
【書記珍藏的照片】
晨曦中的吳淞口燈塔。吳淞口燈塔是寶山百年開埠的見證者和百年航道的守衛者,是上海開放城市品格的重要標識。朝陽初升映照燈塔,長江貨輪川流不息,體現出寶山厚重的歷史底蘊、重要的城市功能和歷久彌新的蓬勃生機,常常讓我們有一種不負所托、只爭朝夕的歷史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寶武鋼鐵會博中心廣場。曾經的上海第一高爐華麗蝶變為會博中心,“金色爐臺”的命名來源于小提琴獨奏曲《金色的爐臺》,該曲改編自20世紀70年代創作的紅歌《毛主席的光輝把爐臺照亮》。廣場上的小提琴鋼雕既是百年鋼鐵歷史的訴說者,也是寶山“北轉型”融合科創硬核功能和藝術人文軟實力提升的一個隱喻和注腳。
90多歲的左振華老人是寶山圖書館的常客,每天都堅持第一個到圖書館,風雨無阻。年輕時,他只上了5年半的學,就開始為鋼鐵建設各地奔波。退休后,他來到圖書館重拾書本,讓自己沉浸在文字的海洋。左振華老人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既感恩時代賦予自己求學順遂的機遇,也提醒自己時時刻刻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學習的習慣。
(來源: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政府)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